制动力分配系统虚设单元模拟信号图象畸变凯时娱乐电脑版近日,关于“三峡大坝变形”的不实言论在社交媒体引起广泛关注。然而,谣言还未传播开便被看穿伎俩的网友们怒怼。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7月1日,境外一个账号突然发帖宣称“三峡大坝已经变形,一旦溃堤,半个中国将生灵涂炭”。
他的“证据”则是美国谷歌公司通过其商业合作伙伴的一颗民用卫星对三峡拍下的一张歪歪扭扭的卫星图片:
不过,这个谣言帖很快在境外就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有人提出民用卫星图片的精确度、图片拍摄的角度和拼接成像时的算法,都会导致图像出现变形。
这张被用来造谣“三峡变形”的谷歌卫星地图,拍摄于2018年的2月23日,但谷歌地图在2018年9月拍摄的另一张图片则显示三峡一切正常。
据专家分析,遥感卫星在成像的时候,有时会因为航天器的姿态、速度、地球曲率、地球自转、地形起伏以及地表人工建筑产生的巨大大高差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图像发生一些畸变,这些畸变就集中表现为图像的扭曲、偏移等。要去掉这些畸变就需要采用精准的地表高程模型、精准的参考数据和精准的几何纠正算法对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如果参考数据或者算法不准都会引起影像的畸变。
加之,三峡大坝是一座海拔185米高的巨型人工建筑,如果没有使用精确的,或者根本就没有使用数字高程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矫正”的话,出现这种扭曲的效果就一点不奇怪了。
尴尬的是,这么一则堪称“挑战智商”的谣言,居然还被人“进口”到了境内的微博上……
很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门拿出我国高分辨率、高质量成像、高效能成像的“高分六号”卫星,以一种“用牛刀杀鸡”的方式,展现了并无异常的三峡大坝的图片,再一次澄清了此事。
三峡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茅坪溪防护大坝和右岸地下电站等建筑物。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大坝轴线米,基岩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
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各建筑物及其基础的工作性态和安全状况,三峡枢纽工程安全监测作为三峡工程8个单项技术设计之一,前期开展了全面深入的设计研究,设立了门类齐全数量庞大的安全监测设施,监测项目分为常规监测项目、专项监测项目、地质环境监测项目三大类14项。
此外还有各种巡视检查项目,形成了一套覆盖所有建筑物和所在区域的完整监测系统。其中变形监测设施包括:正垂线、倒垂线、引张线、伸缩仪、精密量距、静力水准仪、精密水准点、双金属标、测温钢管标、多点位移计、基岩变形计、钻孔测斜仪等。
“安全监测工程作为三峡主体工程的一部分,早在1994年我们就开始进行安全监测仪器埋设,截至到2018年12月底,监测中心共在三峡大坝安装埋设仪器1.2万余支,仪器遍布三峡枢纽所有永久建筑物。监测工作25年来从未停止过。”三峡集团流域枢纽运行管理局监测中心副主任童广勤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些监测仪器遍布三峡枢纽所有永久建筑物如船闸、升船机、电源电站、拦河大坝、左右岸坝后式电站、地下电站和茅坪溪土石坝,安全监测项目包括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强震、水动力学专项监测等。
从早期的综合安全监测中心,至目前的流域枢纽局监测中心,一直以来,都有专业管理机构和人员,对三峡枢纽安全进行监测管理及分析研判,并编写监测简报、月报、动态、年报以及专题分析报告和综合分析报告。分析工作做到“分析及时、依据可靠、反映全面、重点突出、技术先进、讲求实效”。
国家亦对三峡工程建设质量极其重视,1999年,成立了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历年来,专家组从未间断对三峡枢纽安全监测情况的研判;期间还接受了中国工程院第三方评估。上述检查和评估认为,目前三峡枢纽变形测值合理,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变化规律正常。
2012年,三峡大坝在国家能源局进行了安全注册,定期向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报送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并接受其监督管理。
2013年以来,三峡集团每年编制《长江三峡工程运行实录》,相关安全监测成果亦在每年运行实录中定期向社会公布。
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完成了《三峡工程建设第三方独立评估综合报告》,评估意见认为:三峡枢纽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枢纽建筑物各项监测值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各建筑物工作性态和电站机组运行正常。
据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坝基累计垂直位移在1.45毫米~26.69毫米之间,坝体沉降趋于稳定,蓄水前后没有明显增加;
坝顶上下游方向水平位移在-1.82毫米~28.70毫米之间,主要受水位和温度影响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每年冬季向下游位移,夏季向上游位移;
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分布与坝高相关,表现为河床中间大,两岸逐渐减小,符合重力坝变形规律,坝体变形处于弹性状态。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根据验收结论,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总体优良,运行持续保持良好状态,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 作为“国之重器”,三
19日20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4.6万立方米/秒,较本轮洪水的峰值6.1万立方米/秒下降了1.5万立方米/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大坝。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受长江上游及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影响,17日10时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持续发展,18日18时,长江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维持在61000立方米每秒,水位涨至161.69米,接近长江宜昌站1998年最大洪峰流量。目前长江汛情到底怎么样?为什么有了三峡工程,今年的长江防汛还这么紧张?未来长江
受近日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水位持续上涨,水利部和长江沿线各地密集启动或上调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等级。 关键词一:应急响应 昨天(4日),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派出四个工作组分赴重庆、湖北、江苏、浙江防洪
按照水利部关于三峡水库2019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意见,三峡水库9月10日正式启动了201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 三峡大坝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本次起蓄水位146.73米,距离175米正常蓄水位28.27米,待蓄库容约213亿立
近期,一则“三峡大坝已变形,溃堤在即”的言论流传于社交网络。而从所谓的变形图片上,可以看到三峡大坝坝体有明显扭曲。昨天央视财经记者专门采访了负责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的专家,解答三峡大坝的真实情况。 专家:三峡坝移幅度正常 肉眼不可见 今
三峡大坝已经变形?中国航天以一种“用牛刀杀鸡”的方式,展现了并无异常的三峡大坝的图片,再一次澄清了此事。 近日,境外一名分子在他的社交账号上宣称中国的三峡大坝已经变形,溃堤在即。 但讽刺的是,不仅境内的网民都被他这条谣言给逗笑了,就连境
10月21日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75米,蓄水量393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顺利实现,这为全面发挥工程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华社发 完成175米试验性蓄水的三峡大坝。 此前10月17日晚,举世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